您的位置: 中国时代艺术网 > 国内 > 正文

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2023-07-18来源:网络阅读: 1437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一直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受到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导致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也是造成普遍遗失的关键因素之一。从2019年开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已经被列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正因为有了这一要求的提出,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加大投入力度,非遗保护工作逐渐有了初步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大众更为广泛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特色,就需要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借助新技术和新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确保黄河流域地区文化事业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诠释逐渐改变。受到现代经济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部分民间传统活动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由于缺乏对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认识,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价值的削弱,也导致个别民间传统活动逐渐走向没落。举例而言,曾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在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普遍使用的黄河号子,其主要发源于世世代代民众与洪水的抗争过程,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激昂情绪,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和专属于当时的艺术气息,但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号子在现实领域中丧失了基本作用,而成了特定形式下的表演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使其获得较好的传承。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持续走低,出现后继无人的境况,面临传承困境。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保护存在危机。想要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以人为载体的作用。应当全面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根脉,并且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的链接路径。只有这样才可以既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汁原味,也使其能够与时俱进。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传统的传承模式,但是这种传承模式有极大的限制,且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数量较少,年龄层次偏大,甚至部分传承人过于“隐姓埋名”,而居住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或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很难与大众进行有效的接触。另一方面,非遗真实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非遗项目大多产生于特定地区下的特定文化,而我国社会从最初的农业社会逐步走向了当今的现代化社会。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村落难免造成了一定的改造和破坏,人员的流失在所难免。而古村落作为几千年来精神文明的传承载体,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原住居民,一旦失去了富有活力和生机的原住民,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非遗的精神内涵。由此,非遗传承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困境。除此之外,由于青年一代学习非遗技艺的意向较低,也加剧了一些非遗技艺的消失。部分年轻人由于对非遗传承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做非遗传承人就意味着低就业率、低收入和伴有社会歧视等等。不仅如此,部分非遗传承需要较为繁杂的工艺和精细的手艺,且制作周期普遍较长,前期学艺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也很难吸引年轻人前来长时间的学习并精进自身的技艺。又加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进一步加重对本土非遗传承的忽视,导致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等重要非遗技艺很难有稳定的继承人。

 黄河流域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全面建立数字化资源档案管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黄河九省仍然留存多次普查所获得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从这些照片、录像、录音中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发展以来的面貌,而这些文献资料,目前分布在各地的基层文化机构中。受到以往发展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料都不具备较好的保存条件,难免出现丢失或无法使用的现象。而想要更好地做到非遗的传承,必须要重视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做好非遗技艺的保护,才能使之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非遗传承增加驱动力。因此,对于当前发展阶段而言,不仅要做好非物质传承人的保护,同时还要修复已经损坏或寻找已经丢失的非遗项目资料。对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完整度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让传承人与民俗项目实现整体化的数字管理,确保非遗传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让黄河九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实现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通过数字化资源档案馆的建立,可以确保基础工作的不断优化,进一步节省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人力与物力,实现更加高效的非遗保护,让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更为蓬勃的活力生机。

 其次,推动非遗研学活动的开展,拓宽大众在其中的参与路径。充分引导民间艺术家与非遗传承者在网络平台的入驻,发挥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推动作用。有效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及高校智库的教育优势,对传承人加以培养,实现非遗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拓宽。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探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通过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让年轻人更加深入地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资历较深厚的非物质物遗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其对于新媒体和网络的敏感度和适应度较差。因此想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向非遗传承人进行智能技术教育,确保其能正常地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互动中来,通过视频直播或短视频发布等方式,让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加高效和及时的宣传。在这种方式下,不仅能够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眼中的曝光度,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各平台的流量,拓宽非遗普及渠道,更正受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误区。

 最后,寓教于乐,创新非遗教育的路径。非遗保护工作必须要有效增强青年一代对于黄河流域非遗的认知,并提升其认同感。为确保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真正自发地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去,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更适合年轻人、能够提起年轻人兴趣的非遗教育路径。从这一点来看,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在其中的作用,联合游戏公司,借助游戏平台对黄河流域非遗技艺进行演绎,从而达到弘扬非遗技艺的作用。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非遗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到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去。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拜师学艺”等游戏模块,通过虚拟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界”保护与传承,开辟面向年轻人的创新宣传路径。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推进其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全面了解传承人、新媒体,以及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价值与作用。在有效、多元的路径下,做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耿沛甲,讲师,硕士,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课题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编号:2022JC23)


滚动推荐
2023-05-17“诗体小说”——《红尘》
“诗体小说”——《红尘》...[详细]
2023-05-17《教育教学一线》:一部来自教学一线老师的报告集
《教育教学一线》:一部来自教学一线老师的报告集...[详细]
2023-05-17《鸟人之朝阳的抗争》:带我们进入广阔的奇幻世界
《鸟人之朝阳的抗争》:带我们进入广阔的奇幻世界...[详细]
2023-05-17《易经》的智慧——读《跟着孔子学〈易经〉》有感
《易经》的智慧——读《跟着孔子学〈易经〉》有感...[详细]
2023-05-17七色人生——读《虹:曾一雪人生文集》有感
七色人生——读《虹:曾一雪人生文集》有感...[详细]
2023-05-17生命的重建——读《都市青年重启计划》有感
生命的重建——读《都市青年重启计划》有感...[详细]
2023-05-17永不褪色的国学经典——读《基础经典简释》有感
永不褪色的国学经典——读《基础经典简释》有感...[详细]
2023-05-2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上海兵创业·上》有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上海兵创业·上》有感...[详细]
2023-05-20万千文章取清幽——读《清雅自在》有感
万千文章取清幽——读《清雅自在》有感...[详细]
2023-05-20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读《山野村夫诗词集》有感
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读《山野村夫诗词集》有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