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读完了整本《长大成人》,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像说教似的那样厚重和意味深长,而是采用小说的形式,将主人公苪照冬的成长经历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去探索,去发现个人成长过程中生活方式以及心态的变化。
小说从苪照冬上小学时候开始写起,他从孩童时期便对知识产生好奇,并一步步在实践中学习。画画和写字都是他的最爱。孩童时期他与爷爷之间的亲情也值得怀念,爷爷溺爱他,他便有了撒娇任性的理由。后来长大了,懂事了,也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成绩不但没落下,并且一直名列前茅。他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上了大学,参加工作。这样的一套流程下来,似乎生活平平无奇,可平淡的生活中也包含着许多啼笑皆非的往事。像珠子一样的日子穿成串,通过一件件事的讲述,作者欲在一件又一件事情的蛛丝马迹中弄清楚一个长时间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到底是怎样的人。有言道:“半生看遍天下事,一书道尽世上人。”作者想用这本书发出疑问,步步探寻答案。
那他找到答案了吗?作品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或许找到了,或许没有。读者可以自行从书中的故事得到启发,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这部作品总体来说表达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生活方式以及心态的变化,最终引发对人性的思考。人性,这个词无疑是宏大的,但是作者把宏大概念转化成了点滴小事,让事情本身去评价。将社会的一切矛盾的根源归结为做人的道理。与做人相比,其他一切都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从古到今,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将人看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历史哲学家都在积极、仔细、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观察地球上的人的性格本原。而个人认为复杂性、现实性、整体性等构成了我们人这种的多细胞生物。我们的意志、情绪和理智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善向好,参差的水平也使得性格变化多种多样。
小说中的主人公苪照冬是一个善的化身,他的不断思考、进取、成长,也是我们每个平凡的普通人人生历程的简单缩影,或许有所差别,但都是为了不枉来人间一趟。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因为道的原意是路,德的原意是大地,所以厚德载物方有路可走。人作为社会中一份子,应有自愿利他的趋向性,而不是自顾自,各顾各。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石就是同情和互惠。从大局着想,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世界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